2022年新疆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(四)
日期:2022-10-27浏览量:844
我们常说“中华文化文史哲不分家”,也就是说文学、历史学、哲学密不可分,相互贯通,共同组成了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,这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一个优良传统。这样的文化传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,也是大有裨益的,因为我们要学习的很多文学作品同时也会是史学作品、哲学作品,这些作品不仅增添了知识的趣味性,更是扩展了认知体系,让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更加丰富有趣。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看两篇出自于我国著名的史传作品《左传》和《战国策》的两篇文章,来听两个有意思的历史故事。
“悬梁刺股”的成语可谓刻苦学习的代名词了,实际上这个成语是由两个人物的故事组成的,“头悬梁”的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,“锥刺股”的是汉朝的政治家孙敬,这两个人中还要数苏秦的故事更为精彩。
苏秦出生于贫苦人家,外出求学师从著名谋略家鬼谷子,学成后游历各国,弘扬他的学说,希望得到王公贵族的赏识,以换取功名利禄。苏秦来到秦国,用他的“连横”学说游说秦王,也就是建议秦国利用地理优势,横向选择盟友国,以共同对抗其他国家。但当时在位的秦惠文王却拒绝了苏秦的建议,而苏秦为了游说秦王,在秦国一待就是好几年,始终不得重用,直到“黑貂之裘弊,黄金百斤尽,资用乏绝”,钱财物资全都花尽,只能回家。
苏秦外出游历求官时想的是“得金玉锦绣,取卿相之尊”,但回家时却是“羸滕履跷,负书担橐,形容枯槁,面目黎黑,状有归色”,衣服鞋子又破又烂,身体消瘦,脸色黢黑,可以说是十分惨淡。但更让苏秦难过的是家人的态度,苏秦归家,“妻不下絍,嫂不为炊,父母不与言”,可谓冷漠至极。这一盆来自家人的冷水成了让苏秦从失败中清醒的良药,也有了“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,血流至足”的发奋故事。
过程是痛苦的,但苦心人天不负,苏秦二次攻读学成,换了一种思路,用与“连横”相反的另一种学说——“合纵”去游说秦以外的六国联合西向抗秦。这一次,苏秦没有失败,他得到了六国的热烈响应与支持,一时名重天下,身挂六国相印,此时“天下之大,万民之众,王侯之威,谋臣之权,皆欲决苏秦之策”,苏秦一举成为决断天下的鼎鼎大人物。从“穷巷窟门、桑户棬枢”的贫寒之士,到权倾天下的六国之相,苏秦实现了人生的完美逆袭。
还有更讽刺的,就是功成名就的苏秦再次回家时,家人态度的一百八十度转变,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“曾经的你对我爱答不理,现在的我让你高攀不起”。《战国策》中对苏秦归家是这么记载的:“父母闻之,清宫除道,张乐设饮,郊迎三十里;妻侧目而视,倾耳而听;嫂蛇行匍伏,四拜自跪而谢。”父母妻子的殷勤,尤其是前倨后恭的嫂子“蛇行匍伏”的丑态,真实讽刺至极,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当时亲情敌不过金钱利禄的社会现实,其情其景,令人叹惋。
以上两个历史故事都出自于专升本语文的文言文篇目,这样有意思的历史及哲学故事还有很多。比如《冯谖客孟尝君》一课,写的是“战国四公子”之一的孟尝君和门客冯谖的故事,还有《勾践灭吴》,凭借着卧薪尝胆之至灭吴报仇的勾践的故事;当然也有一些带有哲学色彩的故事,比如选自《庄子》的《逍遥游》,里面体现的“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”的哲学思想,颇值得研究体会一番;还有像柳宗元的寓言故事《三戒》,用驴子、麋鹿、老鼠等动物寓言,对社会上一些不好现象和人物进行讽刺,十分值得玩味……
所以说,学习不仅能收获语文知识,还能学习历史文化知识,扩展视野和思维方式,可以说是乐趣十足,收获满满。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专升本语文学习中,能发现更多的乐趣,有更多的收获。
文章评论(已有条评论)